极速快3规律是什么-开国上将中19人出自湖南,论打仗数杨得志和邓华,论政勤数李聚奎
你的位置:极速快3规律是什么 > 极速快3规律是什么介绍 > 开国上将中19人出自湖南,论打仗数杨得志和邓华,论政勤数李聚奎
开国上将中19人出自湖南,论打仗数杨得志和邓华,论政勤数李聚奎
发布日期:2024-12-22 05:37     点击次数:85

引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在建国后首次就授予了55位开国上将,随后又补授了2位开国上将,因此总计授予了开国上将57人。值得一提的是,在57人中有19位是湖南籍将领,占了整体名额的三分之一,这也正印证了那句“无湘不成军”的说法。这些湖南籍的开国上将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建国后也做出了显著成就。

湖南为何走出这么多的开国名将呢?

首先湖南地处中部,战略位置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次就是湖南人民具有尚武精神和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再加上湖南教育资源较好,这样就孕育出了许多革命人才。此外,我们伟大的领袖毛爷爷早期曾在湖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传播革命思想,为后期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以上这些因素使得湖南成为了中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所以开国上将中有19人的人来自湖南也就不奇怪了,那这19人都是谁呢?又有何突出功绩呢?

湖南籍开国上将19人名录及分析

第一位萧克:

他是南昌起义的重要骨干,也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不仅在政工领域表现出色,还具备军事指挥才能。

展开剩余91%

第二位甘泗淇:

甘泗淇在土地革命时期,曾坚决抵制“左”倾错误,重建红二军团党组织。解放战争中推动过新式整军运动。抗美援朝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成绩斐然。

第三位朱良才:

他是湘江战役绝命后卫师34师的政委,政工能力一流。

第四位杨勇:

他14岁就参加革命,长征路上是开路先锋,智勇双全深得毛主席喜爱。此外,他还参与抗美援朝战争,是最后回国的志愿军司令员。

第五位杨得志:

杨他参加过湘南起义,长征的强渡大渡河是他的成名战。解放战争中,他指挥部队在华北地区取得了多场关键战役的胜利,是军事能力十分突出的虎将。

第六位邓华:

他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组织指挥了海南岛解放战役。军旅生涯最辉煌的时期为抗美援朝,唯一一个指挥过百万大军的开国上将。

第七位彭绍辉:

早年投身革命,参加平江起义入党。在反围剿中手臂负伤仍坚持战斗,后被迫截肢,被誉为“独臂将军”。解放战争期间,他率部参加晋中、太原战役,歼敌数万并生擒敌师长,为山西解放作出巨大贡献,获毛主席高度评价为红军独特人才。

第八位李志民:

他是湖南浏阳人,政治工作经验十分丰富。他十分

善于打政治仗,在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九位李涛:

他是湖南汝城人,参与过秋收起义。他的指挥才能十分卓越,在军委作战部任职期间,他准确分析战局,为解放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央首长的“千里眼”。

第十位傅秋涛:

傅秋涛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者之一,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后编入新四军,为抗日作出贡献。建国后,他在我国的民兵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十一位王震:

他早年在湘赣地区从事革命工作,抗战时任八路军旅长,开展敌后游击战,创造“南泥湾大生产”奇迹。王胡子爷爷是全面型人才,能打仗懂政治且在经济领域也有一定成就,是后期成就最高的开国上将之一。

第十二位宋任穷:

宋任穷是从秋收起义走出来的开国上将,毛主席曾称赞这位老乡“文也来得,武也来得”。

第十三位苏振华:

苏振华是杰出的革命将领,他在长征、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海军现代化建设,对加速海军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英勇善战,军政兼优,是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第十四位钟期光:

钟期光是湘鄂赣红军“五巨头”之一,参与创建了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了多场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组建军事学院,培养大量优秀指战人才。他智勇双全,政治工作才能卓越,为革命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第十五位宋时轮:

宋时轮是黄埔军校五期生,曾任三野第十纵队司令,参与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军中流传“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就是对这支部队的赞誉。抗美援朝时,他在长津湖重创美军陆战一师,彰显国威军威。

第十六位唐亮:

唐亮擅长政治工作,是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也是军内公认的老实人。在1956年曾得知自己被提名为中央委员候选人时,他以一种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主动请求党中央将自己的名字从候补提名名单中移除。

第十七位李聚奎:

李聚奎不仅军事才能卓越,后勤保障能力也很突出,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军著名的后勤工作领导人。

第十八位陈明仁:

陈明仁早年于黄埔军校毕业,是一名国民党投诚将领。他一生追求真理,是一位具有深厚爱国情怀和卓越军事才能的将军。

第十九位陶峙岳:

陶峙岳也是一名国民党投诚将领,在新疆和平解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后,他致力于新疆的和平建设,屯垦戈壁、建造城市,使新疆成为农业示范区。

开国上将19人中单论打仗,前三甲是谁?

第一位:邓华上将

邓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青年时积极参与爱国学生运动,1927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的革命生涯中,曾担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八路军军分区政治委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司令员、军区司令员等职。他曾随朱德、陈毅参与了湘南起义,随后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抗日战争时期,他率部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参与领导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随后他又在东北战场指挥了解放东北和入关作战等重大战役。在海南岛战役中,邓华成功指挥部队克服了复杂的海上环境并攻克了国民党的防线。而他也是我军当时唯一指挥过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将领,显示出了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大兵团协调能力。

抗美援朝爆发后,邓华担任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治委员协助彭德怀开展了第一次到第四次战役,当彭德怀和陈赓相继回国之后,邓华组织百万人民志愿军开展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和金城反击战,最后迫使美联合国军和韩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他也是唯一一位亲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的志愿军首长,而且对于整个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军事指挥能力在全军能够名列前茅。

第二位:杨得志上将

1928年,杨得志参加湘南起义,随后加入工农革命军,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员。他曾在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红军长征期间杨得志作为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负责前卫和先遣任务,而强渡大渡河则是杨得志的成名之战,深得毛主席赞赏。抗日战争时期他,他在冀鲁豫地区指挥部队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扫荡”,不断扩大和巩固了抗日根据地,对敌作战中屡建奇功。

解放战争期间,杨得志参加指挥了一系列关键战役,如正太战役、青沧战役、保北战役等,尤其是在清风店战役中他全歼国民党第三军1.7万人,平津战役中全歼傅作义的第35军另2个师。抗美援朝期间,杨得志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他指挥部队参加了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等重要战役,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尊严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位:杨勇上将

杨勇将军智勇双全,深得毛主席的喜爱,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他,称其“耿直、刚毅”。他自年少便投身革命,他历任班长、连政治指导员、营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表现出色,

还获得过全国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颁发的三等红星奖章。

抗日战争期间,杨勇是115师686团的副团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大捷,表现出色。

解放战争时期,他参与指挥了鲁西南、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在淮海战役中,他在张公店地区歼敌5000余人并俘虏国中将副军长米文和,随后又在双堆集地区激战9昼夜,歼敌1.6万多人,为战役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抗美援朝中,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并指挥了金城战役。为停战和谈做出了重要贡献。

开国上将19人中单论政勤,前三甲是谁?

第一位:李聚奎上将

李聚奎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期,他曾加入国民革命军唐生智部工兵营并参与了北伐战争。1928年,他跟随彭德怀参加平江起义,并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革命道路。在土地革命时期,李聚奎担任过排长、大队长、团长和师长等职,是彭德怀麾下的一员悍将。他在“四渡赤水”中担任主攻,毛主席曾称赞他是“开路先锋的角色”。抗日战争爆发后,李聚奎是386旅的参谋长,陈赓和他配合极好,两人共同指挥了神头岭一战,此战也被称为是

“以石投卵”的典型战例之一。

在解放战争中,李聚奎率部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随后在负责后勤保障工作期间,他组织筹备运粮运弹,为平津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致力于部队的政治思想建设和后勤保障体系的完善,同时抗美援朝中正是他的指挥才保证了作战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位:

甘泗淇

上将

甘泗淇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宁乡一个教师家庭,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他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是大革命时期活跃的青年革命者之一。1926年入党之后,他远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之后甘泗淇先后担任中共湘赣省委宣传部长、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参与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对根据地的围剿。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泗淇担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主任,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加强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后他又出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与张宗逊一同协助彭德怀参与指挥了解放大西北的多场重要战役,为解放大西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提出了“钻进去,冒出来”的重要论述,这对全军政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指导作用。

第三位:宋任穷上将

宋任穷是从秋收起义走出来的开国上将,毛主席曾称赞这位老乡“文也来得,武也来得”。他曾任工农义勇军第四团第二中队党代表,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后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斗争中,他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和发展党员,参与了湘鄂赣苏区的创建和发展。在“反围剿”战中,宋任穷率部负责掩护大部队撤离,随后部队被打散与红军失联,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革命信念,最终在1930年重返红军队伍。长征期间,宋任穷任中央纵队干部团政委,他曾率部连夜急行军抢占金沙江重要渡口皎平渡,成功掩护了红一方面军安全渡过金沙江。

抗日战争期间,宋任穷曾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副主任。他不仅在军事上指挥作战,更注重政治工作的开展,加强了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极端恶劣的天气和敌人的扫荡,他亲自带领干部战士开渠筑堤引水灌溉,开辟荒地种植粮食,以此来达到生产自救的目的。此外,他还广泛发动军民挖地道、挖道沟,改造村子布局,以更好地阻击日伪军。他带领冀南军区军民咬紧牙关顺利渡过了难关,因此被冀南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咬牙干部”。在新中国成立后,他还担任过中央组织部部长、对于特殊时期的冤假错案的修正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在党的建设、干部培训、老干部工作、知识分子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结语

除了上述的19位湖南籍开国上将之外,谁敢横刀立马的彭老总也是湖南籍,他率领人民志愿军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使得新中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真正的站了起来。此外,开国大将中最会打仗的粟裕和陈赓也是湖南籍,这2人在军事谋略和指挥方面甚至不输一些开国元帅。

综上所述:湖南乃人杰地灵之地,自古多出英雄,尤以中国近代革命贡献最大。

发布于:天津市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相关资讯